山西一国道发生塌陷,致4车追尾2人死亡
来源:九派新闻
4月20日,山西山西省潞城公路管理段发布通报,国道4月16日凌晨1时40分许,发生国道309线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K810+530处上行线(黎城至潞城方向)发生塌陷,塌陷造成4车追尾致2人死亡,致车追尾无其他人员受伤。人死
事故发生后,山西潞城公路管理段会同医疗、国道交警、发生应急等部门,塌陷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救援,致车追尾开展应急处置。人死
经现场核实,山西塌陷坑洞长2.9米、国道宽2.9米、发生深1米。该路段始建于1987年,属二级公路,最近一次于2020年对路面面层进行过加铺。经专家初步调查分析,该路段由于地表水入渗和地下水渗流、潜蚀造成湿陷,路基形成空洞,导致突发性塌陷。
目前,路面塌陷及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,善后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。

此前,据百姓关注,4月16日1时许,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国道309线K810+530处发生路基塌方,导致多车事故,有人员伤亡。
一名遇难货车司机的家属向记者反映,事发路段塌陷直径达4米多,且未设置任何警示标识。
记者从当地应急部门了解到,事故原因系道路发生塌陷后,车辆为躲避塌陷坑洞导致。长治120工作人员称,车祸现场有2名死者被送至殡仪馆。

16日,长治市潞城区交警大队发布通告,该路段因路基塌方已封闭施工。
19日,记者联系到长治市潞城区交警大队,工作人员称事故正在调查处理中。
来源:九派新闻综合央视新闻、百姓关注等
AI智能总结
山西国道塌陷事故剖析:定期检修为何未能避免悲剧?
4月16日,山西长治国道309线突发塌陷,导致4车追尾2人死亡的惨剧。事故路段始建于1987年,最近一次维护是2020年对路面面层加铺,2024年下半年刚完成封闭修复工程。然而通车仅半年即发生塌陷,暴露出我国公路养护体系的深层矛盾。
一、国道检修制度是否存在?
根据《公路养护技术标准》(JTG 5110—2023),我国国道需满足以下要求:
年检机制:每年至少1次路基、路面及附属设施全面检查;
分级管理:针对急弯、陡坡、高填方等高风险路段需加密巡查;
技术手段:地质雷达、探地雷达等设备被明确要求用于空洞检测。
山西省官方通报显示,事发路段在2025年春节前曾接受过重点排查。然而,事故仍暴露出两大问题:
检测深度不足:2020年路面加铺仅处理了表层,未对深部路基湿陷隐患进行根治;
地质风险低估:该路段地处黄土高原湿陷性地质区,地下水潜蚀易引发空洞,需专项监测却未落实。
二、资金缺口:养护体系的致命瓶颈
尽管制度完善,但养护资金短缺直接削弱了执行效果:
全国缺口:普通公路年养护需求约6000亿元,实际投入仅半数;
地方困境:如广西国省干线实际养护投入仅为需求的5%(3.5万/公里 vs 73万/公里);
次差路积压:全国4万公里普通国省道、50万公里农村公路处于“应修未修”状态。
此次事故路段在2024年修复后快速塌陷,可能折射出资金压力下的“应急式修补”——仅处理表面病害,未彻底解决地质隐患。
三、科学排险:技术与管理需双轨并行
预防类似事故需从四方面发力:
1、地质风险动态监控
在湿陷性黄土、岩溶区等高风险路段布设渗压计、沉降仪等实时监测设备;
推广三维地质雷达扫描,每季度生成路基健康档案(如广州已实现地铁沿线地质扫描全覆盖)。
2、排水系统革命性升级
将传统明渠排水改为封闭式渗滤系统,减少水土流失(日本高速公路采用该技术后塌陷事故下降80%);
在路基中预埋透水混凝土层,引导地下水有序排出。
3、养护模式创新
试点“道路保险”机制,通过市场化手段补充养护资金(浙江已探索商业保险参与农村公路管养);
应用AI巡检车 无人机编队,实现病害识别效率提升300%(江苏试点效果显著)。
4、全生命周期问责
建立“设计-施工-养护”责任追溯链,此次事故中2024年修复工程承包商或需承担技术责任;
推行“路长制”,将路段安全与地方官员考核直接挂钩。
四、血的教训呼唤系统性改革
此次事故绝非偶然:
技术层面:湿陷性黄土地质需专项处治而非简单加铺;
管理层面:资金短缺导致“头痛医头”式养护成常态;
制度层面:跨部门协同不足,水利部门地下水开采监管与交通部门养护未能联动。
2023年广东梅大高速48死塌方事故后,交通运输部已部署开展路基空洞专项治理。此次山西悲剧再次警示:唯有将地质风险评估纳入公路养护强制性标准,建立中央-地方养护资金分担机制,才能真正筑牢“脚下的安全”。
(数据支持:交通运输部公路院《中国公路养护资金缺口研究报告》、日本国土交通省《道路防灾技术白皮书》)
(责任编辑:娱乐)
-
记者左瑞报道上半场先失一球,下半场连扳两球,浙江绿城在客场一度把上海申花逼入绝境。之后主队两度上演替补奇兵的惊险情节,先是于汉超吊射空门得手,补时最后阶段,另一名替补陈晋一门前抢点破门,浙江绿城2比3 ...[详细]
-
张耘是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、社居委主任,非遗项目六尺巷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。他出生并成长在六尺巷旁,从小深受六尺巷精神的熏陶和影响。工作后,他将六尺巷故事中蕴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应用到实际工 ...[详细]
-
3月17日下午,2025年“报效祖国 扎根基层 建功西部”安徽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事迹分享会首场)在安徽医科大学举行。团省委、省教育厅、省财政厅、省人社厅、安徽医科大学等主承办单位干部职工及师生代表共计4 ...[详细]
-
3月5日下午,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、省总工会、团省委、省妇联联合主办的2025年安徽省暨合肥市“学雷锋·文明实践我行动”主题活动,在新站高新区举行。活动现场,设置优秀文明实践项目展区,同步开展卫生 ...[详细]
-
幻构未来,乔丹质“燥”携Tim Coppens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
2019年10月27日,中国国际时装周再迎时尚运动新风,乔丹体育在751 D-PARK第一车间秀出了旗下高端系列乔丹质燥的最新产品。由乔丹体育和国际知名时尚设计师Tim Coppens联名打造的极 ...[详细]
-
近日,记者走进淮北市相山区三堤口街道纺织社区,新建成的口袋公园中,三三两两的居民正聚在一起休闲娱乐,乐享冬日暖阳。在公园散步的郑大伯乐呵呵地说:“没想到这块边角地被改造成了公园,让我们不出小区就有了休 ...[详细]
-
2022年斯诺克世锦赛正赛对阵结果14日揭晓,中国斯诺克领军人物丁俊晖首轮就迎劲敌,遭遇5号种子凯伦·威尔逊。2022年斯诺克世锦赛资格赛北京时间14日结束,32名正赛选手全部产生,4名中国选手将参与 ...[详细]
-
2022年斯诺克世锦赛正赛对阵结果14日揭晓,中国斯诺克领军人物丁俊晖首轮就迎劲敌,遭遇5号种子凯伦·威尔逊。2022年斯诺克世锦赛资格赛北京时间14日结束,32名正赛选手全部产生,4名中国选手将参与 ...[详细]
-
天空在高处聚焦,回头或有或无被拿去点缀丑陋的东西很快就被割走被丢弃。提一首时间的分身,一半给你,一半给自己。把日出从环保购物包掏出来,闲时做点陶冶性情的事。事情已到达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,而从来都不能抵 ...[详细]
-
1月20日上午,潜山市2024年第三、四季度“潜山好人”发布仪式暨现场交流活动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。活动现场,5位各级好人代表通过视频的形式向现场来宾送上了新春祝福;4位历届好人代表为本次发布的 ...[详细]